2025第十八屆崇越論文大賞於114年8月24日假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行頒獎典禮。今年聚焦於AI應用,啟發學術界聚焦AI,助力台灣在全球競爭中保持領先,開創新局。徵集涵蓋AI技術發展、跨領域應用、與對產業、社會影響的優秀論文,探索AI在各領域的無限可能,推動台灣掌握這一新興機遇。
本系林育儒老師和黃欽印老師指導2025碩士班畢業生陳維思同學投稿,獲得第十八屆崇越論文大賞AI 技術開發與應用組-優等論文獎。

論文主題:基於知識圖譜增強的低幻覺大型語言模型問答系統
摘要:
近年來,大型語言模型(Large Language Models, LLMs)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,其於問答生成任務中展現出強大能力。然而,因其訓練資料受限於時效性與真實性,導致模型容易產生與事實不符的內容,從而產生所謂的「幻覺現象(Hallucination)」。為解決此問題,檢索增強生成(Retrieval-Augmented Generation, RAG)技術透過引入外部知識支援生成任務,以提升回答的準確性與賦予模型回答即時資料的能力。
本研究提出一套自動化建構知識圖譜(Knowledge Graph, KG)的方法,作為語言模型的結構化知識基礎,以取代傳統依賴未結構文本的問答方式。系統設計包含文本擷取、分割、共指消解與語意驗證等步驟,並結合提示詞工程引導大型語言模型自動提取主詞、關係與受詞資訊,最終形成語意一致的三元組並建構圖譜。在圖譜建構完成後,本研究同時設計一套以知識圖譜作為過濾層並結合LLMs進行問答生成,實現以結構化知識進行邏輯查詢與語言回應,同時由於整體圖譜建構流程可自動完成,亦顯著降低人工建構成本與主觀偏誤。
實驗結果顯示,該圖譜導向架構在問答準確率、拒答能力及語意一致性等指標上,皆優於傳統基於原始文本的RAG方法,尤其是在面對複雜問題或無明確答案情境時更具優勢。
研究證實,結合知識圖譜與大型語言模型的架構可有效降低幻覺現象,並提升問答系統的可信度與可控性,對於未來智慧應用系統具備實質貢獻與發展潛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