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:::

國立教育廣播電臺
科技新潮流 主持人:季潔
專訪本系葉家宏老師

3D列印(I):技術原理
播出日期:2023/01/11

3D 列印為工業機器人的一種,又稱為「積層製造」或「加法製造」,主要為透過層層的堆疊來製造實物。
 3D 列印又稱為積層製造或加法製造,以 3D 圖檔為基礎,透過多種方式達到堆疊列印成型。已成為現代製造流程不可或缺的重要輔助技術。
 3D 列印技術狹義範圍為增材成型技術,廣義來說是立體實物製造機。
 3D 列印技術材料有絲狀、液狀、粉狀材料,所有的 3D 列印技術材料都有相對應的工藝,其中 3D 列印材料又分為三種,而這三種材料又對應出不同的 3D 列印技術工藝。

 

3D列印(II):技術種類
播出日期:2023/01/12
3D 列印的技術總類,依照ASTM 積層製造分類,將 3D 列印製程歸納為7 種:材料擠出成型法、光固化樹脂成型法、材料噴印成型法、黏著劑噴印成型法、薄片疊層技術、粉末床熔融成型、指向性能量沉積成型法。
 材料擠出成型法目前是最普遍及最容易上手的,此技術的材料多樣性發展速度最快也最多元。
 光固化樹脂成型法則是最早被發明出來的列印製程,藉由紫外波長雷射光照射液態光固化樹脂,經過照射後樹脂由液體變為固體,並進行逐層堆疊而成。
 關於3D 列印技術優勢有:可製作呈現最接近實物外觀平滑、精細的原型,能生產小批量製造工具、夾具和裝配夾具,可以生成複雜形狀、繁雜細節和平滑表面。
 

3D列印(III)
播出日期:2023/01/13

3D列印特色優點有高複雜性、高客製化、高附加價值,其實是最符合醫療領域應用,因此,3D 列印科技的進步在醫療領域上有了許多的貢獻。
 高客製化及精準醫療興起,新興的工具與技術正在縮短醫生與病患的距離,提供給病患更好的診療流程。
 3D列印在醫療臨床應用上,分為三大部分:術前規劃、術前模型與手術導板、生物列印。
 3D 列印能降低醫生在非專業領域負擔的責任、提升醫療設備水準以增進手術安全性、減少病患手術時間以維持醫生健康品質。

 

CAD設計流程
播出日期:2023/01/10

CAD 設計是產品進入製造階段之前,建立產品的數位2D工程圖和3D模型。
以前的傳統製造流程是產品開發部門往往都先從客戶需求角度出發,待整體概念成型後,再交由設計部門完成機械結構、外觀 CAD 製圖並組裝;接著分段納入開發電控、自動化系統作業,由電控人員在現場組裝、編程。
現在的數位製造流程則可透過統一平台實現機電整合工程數位化,大幅縮短 30%~50%從設計規劃到開發完成製程的時間。
加工應用端所使用 3D CAD 圖檔,也有別於過去在工件設計、生產製造的虛擬階段。


數位製造
播出日期:2023/01/09

目前進入「工業 4.0」與「智慧製造」的時代,也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。
「工業 4.0」的價值是利用物聯網(IoT)、感測技術技術連結萬物,機械與機械、 機械與人之間可以相互溝通,將傳統生產方式轉為高度客製化、智慧化、服務化的商業模式。
「智慧製造」是將物聯網(IoT)、數位化工廠、雲端服務、通訊等技術緊密扣合, 創造虛實整合的製造產業,徹底改變一直以來的傳統製造思維。
為了因應全球工業 4.0 的浪潮,培養擁有 3D 列印、數位製造的專業技術與能力,並結合各自專業領域的人才,創造產業應用價值,落實設計等於製造。